第四十六期:纪要||《平天下——秦的统一》策展思路分享

来源: 作者:贵州博物馆-办公室 阅读:4914次 发布时间:2021-02-17


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平天下——秦的统一》展览,此展览意在献礼秦始皇兵马俑发现45周年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立40周年。对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多数观众反映:看不懂博物馆想表达的是什么,只是感受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

作为策展人,面对这些遗址的时候,会有很多不同的思绪与想法。这些陶俑是经过修复工作者将一片片陶片粘接起来,修复完整后站立到坑里的。面对陶俑时,经常会思考,怎样才能让观众了解兵马俑的内涵?除了俑坑以外,秦始皇陵园也归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管理。这张照片是秦始皇陵里的一个陪葬坑——百戏俑坑,是1999年发现的第一个陪葬坑,编号为k9901。从百戏俑图中所见到的陶俑形象和平常观众所接触到的兵马俑截然不同。

image.png          

百戏俑坑

   image.png

                        百戏俑                     

百戏俑坑中出土了40多件陶俑,每件陶俑姿态迥异。2019年10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俑坑重新调整陈列并开放。其中,就陈列着几件这样的陶俑。有了这样庞大的遗址,很多观众会认为博物馆就不需要做其他的展览了。但对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而言,需要为观众慢慢构建一个关于兵马俑、关于秦帝陵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这样的遗址博物馆里,临时展览是必要的。因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基本没有专门的陈列去解读秦陵及兵马俑,因此必须依靠临时展览对遗址做相关补充。

针对秦始皇陵博物院,我们从选题、展品、形式设计、社会教育等方面来规划展览。作为策展人,在选题方面,更多需关注普通观众对我们院的看法和理解,力求与普通观众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同时还要做一些观众调查,了解观众到秦俑馆的目的,结合对藏品的研究来制定博物馆的发展宗旨和临展策略。

2013年,为了展示秦始皇帝陵近年的新发现,展示考古工作者科学的工作方法、孜孜以求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职业操守,我们博物院做了一个《考古工作者手札:2009—2012秦始皇帝陵考古纪实》展览。对博物院4个考古工地进行调研之后,决定向观众揭秘考古和修复人员背后故事的一个展览。

image.png   image.png

清理陶俑面部                    陶片绘图

 在进行策展调研时,工作人员趴在遗迹上,清理彩色陶俑的面部,还有的工作人员在制作陶片考古绘图,这些敬业的工作状态是让人感动的。因此,最后决定展览以考古工作者手札的方式来呈现,立体的讲述陶俑是怎么样由碎片变成一个完整站立起来的陶俑。长期以来,由于考古工作久处象牙塔而颇显神秘。随着公众文化意识的提高、知识面的不断拓展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大众不仅需要了解文物本身的相关知识,更希望了解文物发现过程背后的故事,通过展览架起考古工作者与普通大众之间的桥梁 ,提高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展现修复工作者工作的部分时,直接将文物修复台引进了展厅,台面上有修复工具和工作日记。展览开幕后,观众在微博发了很多观展的照片,如观众与陶俑握手、观看考古绘图、查看工作台信息等互动场景。

image.png 

观众互动

image.png 

工作台展示

image.png 

观众查看工作台信息

工作台信息的观展方式,改变了观众一直以来沿墙看展板的传统观展方式。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去选择工作台显示屏上的内容及文字进行阅读、学习。对于这个展览,主要力求让观众了解这些考古人和修复人都在做什么,了解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希望观众能一起去发现、探索考古中的奥秘。总而言之,《考古工作者手札》展基本上实现了策展团队原本的设计初衷。

2014年,我们又做了一个《真彩秦俑》展,这个展览可以说是颠覆了公众对陶俑的认知,鲜为人知的秦俑彩绘得以重现,神秘多姿的色彩引发无尽的思索。将兵马俑恢复成“他”本来的面目,告诉观众兵马俑的多彩,展示秦瑰丽神奇的颜料用色。2015年,此展览获评全国十大精品展第一名。展览在设计之初引入了文物保护的理念,时隔两千多年,经受了火焚和埋于地下的自然侵蚀后,彩绘大多脱落,仅存斑驳残迹,只有极个别的陶俑相对完整,身上残存颜色较多。陶俑身上的色彩,是用生漆(粘合剂)将研磨后的矿物质原料敷在陶俑身上的,由于陶俑的出土改变“他”生存环境,到空气中发生干燥,色彩就随着漆一同脱落,所以大家看到的大部分陶俑都是灰色的,完全看不见色彩。本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灯光、互动区都做了特别的设计处理。在灯光设计方面,会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在进门处的暗厅里使用了感应灯,当观众走进时,通过感应,灯光才会亮起来,让观众看清陶俑身上的色彩。在互动区域,观众可以通过拉动时间轴上下移动,让陶俑身上的颜色发生变化。时间是陶俑的色彩发生变化的一个因素,希望以这种方式能让观众有所感触,为观众展现真彩秦俑的状态、背后的故事及相关研究。

201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汉景帝阳陵博物馆联合推出《跨越时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和汉景帝阳陵出土陶俑展》,首次以秦、汉陶俑为主题的原创展览。秦俑和汉俑是中国古代陶俑的典型代表,各具特色。从策展角度来讲,跨越了一大步,把高大雄壮的秦俑和身材娇小的汉俑放到一块儿,为什么两个时代的俑从形体到神情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为此设计了相关话题,让秦俑和汉俑以自己的身份进行对话讨论,整个展览并未规定参观路线,观众可自由地在12组秦、汉俑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解。

image.png image.png

秦俑                        汉俑

藏品作为一种媒介,在启发人民的思想和想象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则是策展人对文物背后历史文化信息的一个深度挖掘。策展人可以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以藏品为媒介,让古今对话,让文化得以传播。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平天下——秦的统一》展览,我做了多年的秦文化考古历史研究,也举办了多个不同主题的历史类展览,在这些过程中发现,“秦”是非常伟大的,在一路由西向东挺进的过程中展现了很多秦对其他文化的包容,所以在整个策展过程中,希望把秦人开拓进取的精神气概,以及秦文化这种包容的气质呈现出来。

一、平天下展览的定名

首先,解读一下为什么这个展览叫“平天下”,其实关于秦主题的展览,不管是什么形式,观众可能都是比较熟悉的。

image.png 

解读定名

从1989年张艺谋和巩俐出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开始,秦俑的形象就进入了影视界,后来又出现了像《寻秦记》《秦时明月》《大国崛起》等电视剧。影视剧中大多会从秦的发展这个角度来创作,或是从秦始皇最后统一六国这个大事件中去取材。司马迁在记述这个历史事件时,也是说“六国毕,四海一”,所以最初做这个展览时副标题就定为“秦的统一”。而为什么叫“平天下”?灵感来自于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英雄》,影片中梁朝伟扮演的残剑放弃刺杀秦始皇,在沙漠中写道“天下”二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在那个时间节点,统一已是必然趋势。而在那个时代,只有秦王嬴政能够承担这样的责任,完成这样一件事。所以展览的标题首先就定位要用“天下”这两个字。为什么要用“平”呢?因为展览想给观众传递的是:虽然秦始皇是通过武力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最终追求的是和平的结果。因此对这个“平”字赋予两个方面的解读,一是作为动词,武力征服天下;二是作为名词,和平,实现了大一统的目标。

二、平天下展览内容

这个展览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三个单元。序厅做了一个特别的设计,一般序厅是不摆放文物的,而这个展览却将“杜虎符”和“云梦秦简”置于此厅,目的是希望以观众更能接受的方式给大家讲述一个气势磅礴的历史大题材的故事。

第一单元——《大出天下》,讲诉了秦国500余年来,秦人自甘肃一路由西向东挺进的奋斗史;第二单元——《迈向统一》,展现了秦由封国成为统一帝国的征程。因为在这两个单元无法将秦三十多代君王的事迹一一列出,所以在内容上就挑选了几个重要人物和时间节点来进行讲述。从秦襄公立国、秦穆公宣志,继位后将目光转向东方,为秦人树立标杆;秦孝公图强,运用商鞅变法实行改革,富国强兵;秦惠文王崛起,公元前316年巴蜀归秦以后,使巴蜀成为秦的一个大后方;昭襄王称霸,在位56年,励精图治,对巴蜀的经营为秦始皇的统一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第三单元——百代秦政,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创立、统一方略的实施、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多元文化呈现的精神,这也是对“为什么最后是秦统一六国”的总结。

 

image.png 

                《平天下》展览选用的部分展品

image.png 

《平天下》展览选用的部分展品

作为策展人,确定了展览的整体内容架构后,需要面对的是“如何让普通观众了解展览内容”这个问题。本次展览以比较轻松且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在序厅摆放了两件文物,让展览以一种叙事的形式来讲述故事。同时,在展览的前言还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是秦人最后统一了六国?秦人凭借什么力量完成了统一?为什么布衣黔首会追随统治者并参与统一战争?秦帝国的政令是如何通达全国各地的?“大一统”政体的创新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一方面为观众提供了参观思路,另一方面也间接告诉了观众展览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

三、平天下展览创新点及亮点

2019年,《平天下——秦的统一》获评全国十大精品展精品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点和“云梦秦简”息息相关。“云梦秦简”,1974年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是中国最早的一封家书。策展人将家书中的人物“黑夫”和“惊”提炼出来植入到展览,结合当下微信沟通交流的方式,用“黑夫”和“惊”的感受来设置对话,表达他们对秦统一这一大事件的理解。通过当时小人物的视角来看待一个大的历史事件。这个创新拉近了展览与观众的距离,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展览内容。

展览的另一个亮点则是用17幅地图来呈现秦人由西向东、统一六国形成一个整体疆域的历史过程。这是展览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和叙事,在展览开展后得到了观众的关注,也让策展人对以后的策展思路有了更多的思考。

四、平天下展览展品选择

此展览的展品,并不是以文物的品级为标准来选择,而是从文物是否符合展览主题需求的角度来选择。叙事才是这个展览的重点,力图让观众看懂这个故事和那个时代的风貌、氛围,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一切都遵循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

五、平天下展览形式设计

这个展览整个主题相对来说比较严肃,所以在整个展厅的设计上比较简约,运用红、黑、白三种颜色,柜内柜外不同的方式套合,形成一个大气的呈现方式。希望观众静下心来,让“黑夫”和“惊”带领大家走完秦人五百年的发展史并了解秦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此展览还运用了当代艺术元素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用两幅油画回应展览的主题。一幅是平楚之战;一幅是平齐之战。因为对楚用的是武力强攻围城下来;对齐是一种和平的解决方式,也就呼应了我们的展览主题。

遗憾之处在于因为展览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创,而部分陶俑和文物不允许出馆,所以此次在贵州省博物馆的展览就没有展出,但是整个故事的叙述依然是完整的。

对于一个展览,从博物馆学的角度来看,是博物馆的中心任务,同时还能活跃博物馆的业务工作。但是怎么样做展览,或做什么样的展览,实际上更取决于普通观众的需求。通过展览来搭建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形成合力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对于策展人,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把这个桥梁搭建得漂亮,让展览更有温度,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互动交流:

1.小朋友观众问:网上的人都说焚书坑儒是刘邦跟项羽编造出来的,但在历史书上又写是真的,这件事情我不太知道应该相信哪一方的观点。

彭文答:谢谢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众所周知秦始皇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传承了2000多年,对中华文明作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但他确实是二世而亡。在学界,我们探讨他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暴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历史确实离我们2000多年了,我们也确实没有找到焚书坑儒的遗存来证明。但是根据现在对秦文化的了解,在展厅里所展示的文物器物里面有很多其他文化的一些符号,也就是说秦文化从西向东一路的走来,花了五百年的时间秉承的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这是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焚书坑儒”只有历史文献的记载,无法从考古的角度去论证这件事。秦政的残暴,是对法律执行的过激,但是一个强大的政权,又必须有法律的保障。

2.小朋友观众问:彭老师您好!请问陈胜起义要把秦朝推翻时,那时兵马俑存在吗?兵马俑什么时候就存在的?

彭文答:秦始皇继位就已经开始给自己准备陵墓了,为此,秦始皇动用了72万人次的劳动力,耗时35年。不能确切的说,在秦始皇继位时兵马俑就存在,但在秦始皇13岁登基,直至他50岁去世这个时间段内,兵马俑就出现了,所以陈胜吴广要推翻秦始皇的秦王朝统治和秦灭亡的时间节点上,兵马俑是存在的。

3.观众问:博物馆怎么样搭建临展队伍并构建体制,既保证展览创新,又可以有持续性?

第二个问题,博物馆怎样搭建展览与观众的互动,怎样让不同年龄的人接受这个知识,并各有所获,你们在展览和观众互动上有什么样思考?

第三个问题,秦朝后,经历了世世代代,秦陵为什么之前都没有被发掘,原因是什么?对于秦陵的考古工作,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彭文答:秦陵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56.25平方公里。我们现在考古工作进行了45周年,它的埋藏之丰富,每次一点点的发现都会令你震惊。对于一个秦陵博物院的工作者,甚至陕西省内考古工作者乃至全国或世界的考古工作者来说,秦陵都是一个大的课题,因为我们不能只是把它挖掘出来,更多的、更重要的还是研究。比如展览不只是把文物摆在展厅,而是要搞清楚怎样把展览内容传递给观众。另外,因为受到人力、物力的限制,如果秦陵被全部挖掘出来,保护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继而就无法把这个东西流传下来。所以在文博、考古圈内,有一个说法,真要给子孙后代留些东西,就要把现在发现的部分研究透彻。我举个例子,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博物馆拿到了考古团体领队资格,开始正式进行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当时在国家文物局只申请了400平方的面积,但我们做了10年的工作,那只是兵马俑的一号坑而已,而一号坑的总面积是12,000平方米,所以大家可以衡量这个工作量。因此我们希望,在科学考古的基础上,能够系统的工作安排,将发掘出来的信息进行科学的整理、研究、内化。总而言之,呈现给观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互动。每一个展览我们会设计不同的互动活动。针对这个展览,实际上我们是两种模式,这个展览的主题相对来说比较严肃,所以我们会把互动环节延伸到展厅之外。比如与教育部门合作或者针对专门的群体设计互动活动,展厅内的内容不可能涵盖整个秦五百年的历史,展览只是一个主线,它还有很多辅线可以延伸,展厅内不是所有信息都会在展板上,因此会应用到多媒体。另外提到不同年龄的互动,在做兵马俑第二次全国巡回展时,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当展览以最简单的语言,最精炼的表达方式直接面对观众时,最后写出来的文本观众并不买单。为什么?因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或认知,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够拿我们的水准来衡量观众。所以宁愿观众主体对历史文化的一个知识水准放到初中,初中历史课大家都有学习,我们以小朋友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我觉得成年人也会更喜欢。

当然,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观众素质有了各方面的提高,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家来到博物馆,一定希望博物馆是有温度的,因此展览就会深入浅出,把大道理通过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一个问题很关键也很重要,博物馆是需要情怀的。因为做一个展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博物馆工作了30多年,但是在做平天下展览之时,虽然对历史考古资料比较熟悉,但是我在寻找这个展览的叙事方式时,我几乎把所有的影视作品、纪录片,全部过了一遍。

电影很多人愿意去看,也愿意花很多的钱去看,那么博物馆用什么让观众来为你买单?这就是我所要思考的,而作为博物馆人,我们在努力,也在尝试。现在国内很多博物馆在实行策展人制度,项目负责制,会有相应的一种表彰,但这种表彰实际上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说博物馆人需要的是情怀。

4.观众问:秦始皇兵马俑有四个坑,但为什么只有三个坑里有兵马俑,第四个坑没有呢?

彭文答:目前发现了兵马俑坑三个,一号、二号、三号坑。一号坑是一个步兵的方阵;二号坑是一个多兵种合成的方阵;三号坑是指挥部队的军墓。从考古的角度讲,四号坑是没有形成的,它是不是埋藏着兵马俑的坑,无法去论证。有专家学者说可能到后期,陈胜吴广起义打到临潼后有办法继续去修建。但是还有一种观点也可能就没有四号坑,因为从文献的角度来讲,一二三号坑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战斗力量的部队,也许左中右三军就可以了。所以说还是得随着我们考古工作的挖掘来证实这些问题,现在观众在兵马俑看到的四号坑是没有埋藏陶俑的。

5.小朋友观众问:老师只说了秦二世,不过我在历史书上看到有秦三世,为什么这里面没有讲?

彭文答:按历史排序的话,秦始皇是希望自己万世的。秦二世胡亥把他孩子扶上做王。实际上他的身份已经不能作为一个国家正宗的统治者身份了,他只是子婴,在历史上留了他的名字,但是我们通常不这样称他为三世。

6.观众问:彭老师您好。以后可不可以做这样一个展览,不仅仅是简单用图片展示考古或文物相关工作情况,而是直接增加一些他们现实工作的内容。比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做修复,他们的复制品是用什么材料或用什么技术做出来的,这些过程中能不能和观众有一些互动,让观众参与到修复过程中去。谢谢!

彭文答:这个提议非常好。因为当时做考古工作者手札的时候,我们真的是限于我们展厅的面积,这个展览只有450个平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同行,看到我们用这种方式做展览后,也借鉴了我们的策展思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2000平方场地内,做了《巧手良医》展览,展览获得桑念十大精品展。展览就是将整个修复实验室搬进了展厅,然后大家可以参观到我们的工作状态,同时还设计了很多不同的互动活动。因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有37万件藏品,种类丰富,不同的藏品,文物修复、保护等一系列工作流程都可以在展览中进行展出。目前这类的展览还不多,你的想法挺好,为满足大家对历史和考古的这种喜好,这背后的故事确实应该展现出来。

7. 小朋友观众问:秦始皇在位的时期有九龙壁吗?

彭文答:可以肯定的回答:没有。九龙那种描绘方式是明代才形成的。比如说我们在秦咸阳宫及我们博物馆发现的一些东西来讲,有龙的形象,但是没有九龙相连的形象。

(杨婧宁根据录音整理,已经主讲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