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贵州博物馆-办公室 阅读:5130次 发布时间:2021-05-07
张兴龙副所长感谢贵州省博物馆的邀请来做此次讲座,并代表发掘团队汇报招果洞遗址的发掘与收获。调查发掘是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进行的。
一、学术背景:现代人扩散南线与西南地区的古老人种
众所周知,在体质上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叫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即去掉皮肉、毛发以后,骨骼在现代人的变异范围之内,解剖学特征是在变异之内的这些人我们统称为现代人。现代人是如何出现的,现在是争论很激烈的学术问题。目前有两大阵营,第一阵营的观点是完全替代说,现代人从20多万年前至30余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以后,向其他地区扩散,把其他地区存在的更古老的人种完全替代了,这也叫近期非洲起源说;第二种阵营的观点是连续演化附带杂交说,或叫本土起源说,这一学说也承认人类这一种族是从非洲起源的,但在距今180~200万年从非洲进入东亚以后基本是连续演化的状态,本地的现代人基本是从本地更古老型的人种连续演化而来,未形成生殖隔离。几大洲的人目前还未产生未可育的记录,说明可能是存在基因交流的,基因交流保持着我们人类作为共同体的特性。但是中国南方现代人从何时出现,从何处而来,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目前南方有些考古发现是自相矛盾的。湖南福岩洞遗址出土距今10多万年前的现代人的牙齿化石,即10多万年前现代人已经进入该地区,这和学界早前预测的从非洲起源、从南线进入中国南方的时间上出入是非常大的。云南马鹿洞遗址出土距今1.2万年左右的两个个体的人类头骨,据体质人类学家测量这两个头骨与现代人的头骨不同,这个结论非常有意思,距今7~12万年现代人已到达这一地区。为什么距今1.2万年还有与我们体质上不一样的非现代人呢?要解决这一问题,开展旧石器时代晚期关键阶段特别是距今5~10万年左右遗址的研究非常关键。
距今5.7万年以来,全球的气候发生了非常大的波动和变化。人类针对这种气候变化采用了一些针对性的适应策略,这种策略反应在考古材料上就是人类加工的工具有明显的变化。例如在北方,在比较寒冷的时期,动物、植物种群发生明显下降,打猎变得困难,需要长途奔袭,人的流动性变强,这一时期北方就出现了石叶技术、细石叶技术。南方石器是如何变化、人类制作工具如何变化目前暂不清楚。
还有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是旧石器和新石器如何过渡的问题,什么叫旧石器,什么叫新石器,一般人理解的区别在于旧石器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是磨制石器。随着研究的深入、资料的丰富以及对古人生活方式认知的提高,旧石器和新石器的区别主要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上的区别。旧石器时代是攫取型经济,是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现成食物的拿来主义,例如狩猎和采集,是高流动性的,一地的猎物打完了,野果吃完了,根茎挖完了就必须要到另一个地方去才能维持生计。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北方种植小米,南方种植水稻,有的地方种植块茎类作物,开始驯养家畜,从高流动性的生活方式变为定居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生产型的经济方式。这一时期的贵州的洞穴遗址里存在大量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遗址。
二、项目概况
贵州是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分布有大量石灰岩洞穴,为史前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栖身之所。中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贵州和广西,广西大部分处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晚期阶段。喀斯特地貌发育是一个过程,最早是一个台原面,类似于云南及贵州西部,后由于侵蚀变为峰丘地貌、峰林地貌,如桂林山水。贵州的发育阶段主要以台原面及峰丘地貌为主,但台原面已经比较破碎了。为了解决上述现代人的起源与扩散,旧新石器时代的过渡这些学术问题,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的《贵州中西部洞穴遗址工作规划》在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对贵州中西部洞穴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黔中地区重要洞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调查在贵州中西部发现大量石灰岩的洞穴遗址,有些遗址是以前就发现的,此次对其进行了重新的确认、对遗物进行了采集,对年代进行确定。目前据初步统计,贵州省洞穴遗址数量超过500余处,在全国名列前茅,主要分布于贵州中西部地区。
招果洞遗址是贵州考古历史上第七个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七个发现中,洞穴遗址占有三席,另两个是盘县大洞遗址、牛坡洞遗址。盘县大洞遗址是贵州获得的第一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贵州获得的第一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洞穴遗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比开始于1990年,1993年盘县大洞遗址成功入选。从现存当时发掘照片可见,当时的发掘条件、方法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但其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盘县大洞遗址发现了距今10、20万年前早期智人的几枚牙齿,发现了大量具有勒瓦喽哇特征的石制品,勒瓦喽哇是一种西方的石器打制技术,发掘者推测技术的传播意味着人类的传播,即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贵州获得的第二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洞穴遗址是牛坡洞遗址。牛坡洞遗址也位于贵安新区,距招果洞遗址大概5公里,除同一遗址连续几次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外,这可能是距离最短的两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招果洞遗址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有专家还专门提问,贵安新区已有牛坡洞遗址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2016年获此殊荣的牛坡洞遗址相比,招果洞遗址有何新突破,后面我会向大家解答这一问题。
盘县大洞遗址
在实施申请的贵州中西部洞穴遗址调查课题时,发现贵州中部是洞穴遗址的集中分布区,特别是以贵安新区为中心的贵州中部地区洞穴遗址分布密集。贵安新区规划区1795平方公里,共发现140余处洞穴遗址,核心区发现近40处洞穴遗址。
进入今天的主题招果洞遗址,招果洞遗址发现于2016 年,行政隶属于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从招果洞遗址的卫星像图片及数字高程模型(DEM)图上可见,遗址处在一个长条形盆坝西侧的山坡上。麻线河自南向北流经盆坝汇入红枫湖,左岸分布有较高的石灰岩山地,右岸为缓坡丘陵,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古人类开发山麓林地和河流淡水资源。招果洞遗址附近有充沛的水源,虽然河床不宽,流量不大,但河流沿线有多个地下河出口,保证了河流流量适中稳定。若导航去招果洞遗址会经过一个小地名叫双眼井的地方,双眼井即是一个地下河的出口。另外,坝子平整,便于野生动物种群的生存繁衍。所以这样的地理环境既为人类提供的丰富的水源,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既有山地又有河流,使得生活于此的人类既能利用山地资源也能利用水生资源,生存环境优越。
招果洞遗址的数字高程模型及卫星像图片
下面是招果洞遗址的第一张照片。当时在招果洞遗址附近进行调查时发现附近有比较陡峭的山地,石灰岩裸露较多,这种地貌比较容易发育洞穴,预感此处出现古人类遗址的可能性很大。加之坝子比较平整,水源比较充沛,出现洞穴遗址几率较大。调查时向当地老乡打听附近是否有山洞,山洞距离坝子多高,山洞内有没有水,是否潮湿,洞口是否宽大,只有洞口宽大的洞才适合人类活动,人类也比较愿意选择这种洞作为居址,洞内是否平整,有的洞里面怪石嶙峋,全是坍塌下的大块石灰岩岩块,这种是不适合人类活动的。很多洞是落水洞或出水洞,是地下河的入口或出口,此种洞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有一个年纪较大的老乡说招果组后面有一个洞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招果洞最早叫牛洞,是当地人以前放牛时常躲雨的洞所以叫牛洞。当地退耕还林后,洞被植被覆盖,距洞30米不可见洞口。
招果洞遗址的第一张照片
招果洞遗址内文化堆积层理非常清楚,包含的人类活动遗物有石器、加工石器的废料、动物骨骼,多数动物骨骼已被火烧过,洞内散落炭屑等用火证据。从清理完的招果洞遗址照片可见,洞口前面是岩厦,进入洞厅洞口宽大,这是满足古人类居址的重要条件,所以把发掘区放在岩厦下。此次考古发掘与以往在贵州发掘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次是主动性发掘,是要针对性的解决学术问题的。所以在发掘之初,在了解洞穴大致的年代堆积后,针对文化堆积预设了11个学术问题,涉及石器工业、生计方式、洞穴沉积、人类适应行为多样性等,采用多学科、多技术手段结合,多单位联合的工作思路,历时5年,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11个问题分别为:
招果洞遗址洞口
1. 招果的人类遗存遗传谱系是如何的?分为文化的遗传谱系和人骨的遗传谱系,加工工具是否和早期贵州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和周边的文化有何区别?如果出土人骨的话,人骨的遗传谱系可以用古DNA提取比对的方法进行重建。
2. 遗址石器的技术组织如何?这一时期的晚期在北方已经出现细石器技术,牛坡洞遗址在发掘时也提出发现细石器产品,招果洞遗址能否得到与牛坡洞遗址相同的情况?
3. 消费了哪些野生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有无驯化作物?生活方式如何?
4. 洞穴的发育历史如何?
5. 洞内石笋的微尺度气候与区域尺度气候记录的差别石室是什么?
6. 遗址的年代序列是怎样的?
7. 石灰岩洞穴光释光测年与碳十四的可靠性如何?
8. 遗址地层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与解释?
9. 消费了哪些野生动物资源?
10. 大量的骨器是怎么制作的?
11. 全新世早期的陶器有什么特点?
下面是一些发掘场景照片。可见发掘时从洞顶上吊挂下的线锤,这是考古发掘常见的场景。要从洞顶吊挂线锤来控制探方间隔及出土物的探方位置,虽然后面采用了先进的测绘方法,每一件出土物都能到它精确的三维坐标,考古挖掘的每一捧土都没有扔掉,全部进行了水洗,这样做也是为了控制出土土壤的探方位置。若从土壤里水洗或浮选出细小的种子、装饰品、动物骨头等就能准确的知道它出自哪个探方,这是无法通过测绘技术做到的。此次发掘的亮点之一还有使用了先进的测绘技术,使用了 Newplot 和 EDM 软件的手簿和全站仪联机作业去测量每一件出土遗物的精确三维坐标,既提高效率又提高了精度。发掘还利用了影像建模的技术,通过对遗物进行拍照获得可动态展示的三维模型。
现场发掘图
发掘探方布设
发掘过程中还对土壤和遗迹进行水洗和古DNA提取。水洗即把所有挖出来的土壤放入机器,利用水泵抽出的水对其进行冲洗,泥浆过筛时包裹于泥浆内和人类活动相关的动物遗存、植物遗存、人类工具、装饰品等就会留下。古DNA的提取时工作人员全副武装,防止毛发、唾液等对采集的样品产生污染。
招果洞遗址
三、发掘收获
挖掘区洞口设置滴水线,从洞内往外出此线即淋雨,故称滴水线,也是上方洞口的界限。发掘深度近8米,经过对出土遗物(主要是地层)进行测年,目前已获得 C14 测年数据 21 个,显示主体堆积的年代在距今 4.5~1 万年。结合测年数据和文化特征,初步将整个遗址的堆积划分为四期 6 段:第一期年代为距今4.4~1.2万年,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早段为距今4.4~3.7万年、中段为距今3.7~1.7万年、晚段为距今1.7~1.2万年;第二期整体年代为距今1.2万年~9000年;第三期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第四期为历史时期堆积。更为细致测年工作正在进行。
地层堆积与年代
岩溶地貌地形复杂,洞穴下方有很多由于水流溶蚀形成的支洞(或称落水洞)。以前对堆积较厚的洞穴遗址发掘时并未对此类现象进行甄别。如早期的现代人遗址湖南福岩洞,钙板(钙化形成胶结板)下挖掘到人类牙齿,测得钙板年龄为12万年,从而有专家推测钙板下压的堆积出土人牙的层位早于钙板年龄;但又有专家认为,由于洞穴堆积复杂性,很有可能由于水流将钙板下方掏蚀空后由新堆积物重新填埋,导致形成倒装式结构,即下部反而比上部年龄更晚,故在发掘过程中要注意甄别洞穴遗址堆积的复杂性。招果洞遗址的发掘中甄别出两个落水洞,发掘区的文化堆积围绕这两个落水洞,整个文化层发生了区域沉降和错层现象。即下面地层的承托力小于上面地层的重力,地层下陷沉降,在原生地层中间出现不整合面、断裂面。在岩溶洞穴地质专家指导下,我们对沉降错层发生的机理获得了初步认识。
复杂的地层沉积
上面这张照片左侧为原生地层,右侧为沉降区地层,中间的黑色条带为沉降错层过程中形成的裂隙后,晚期遗物落入填充形成。这是洞穴遗址中,特别是堆积较深的洞穴堆积中常见的现象,表明洞穴遗址埋藏过程的复杂性,为同类型考古发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下面讲一下出土的两座墓葬M1、M2。墓葬发现于遗址第三期,墓旷较明显,均为蹲踞葬,头骨和肢骨保存完好。M1、M2均为男性,M1年纪约20多岁,M2年纪约2岁多,两具人骨的直接测年在距今1.1~1万年。M2虽2岁多,但比M1这一成年个体要早几百年。在云南马鹿洞遗址还有距今1.2万年的非现代人,而这两座墓葬均超过1万年,那么M1、M2是不是现代人,与我们的骨骼结构是否一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两座墓葬进行了古DNA的提取,结果证明M1、M2都是与我们一样的现代人。另外,从体质的形态分析来看,其骨骼结构也是现代人无疑。M2随葬有骨质鱼钩和数量较多的被火烧过的朴树子,可能当时的人已经具有往生的观念,对幼儿的离世比较悲伤,随葬这些东西可能寄予了某种精神寄托。对M1的骨骼进行进一步体质人类学的分析发现,其左臂骨骼较右臂骨骼明显强壮,这在学术上叫左利手,通俗点叫左撇子,他的左手很可能长期从事手更加繁重、复杂的劳动才会产生这一现象。现在这两座墓葬的DNA已经提取出来了,正在和惠水清水苑大洞、广西隆林等周边同时期古人类进行比较,将有望进一步厘清更新世晚期中国西南地区狩猎采集人群的遗传谱系。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有一条演化迁徙线路叫南线线路,距今4万年左右由南向北进行传播。若有南线线路那其必经省份有广西、贵州、云南,所以厘清这一地区人类的遗传谱系十分重要。新石器时代以后北方的农业人群因为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又返回来,所以叫两层模式。招果洞遗址的重要意义在于否定了两层模式,当地人至少在贵州这一区域的演化是连续的,人群是稳定的。
发掘的两座墓葬
此外,还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对两座墓葬进行了碳氮同位素分析,目的在于通过骨骼鉴定墓主主要吃肉还是吃素。两墓年代相距几百年,葬式相近,按说属同一族群,生计方式、食物结构应该相差不大,但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M1的主人基本以吃肉为主,M2基本不吃肉,这一结果差异较大。后对M2的年龄进行测定发现其应该是一个还处于哺乳期的婴儿,所以未进行肉类的摄取才导致了这种差异。
考古发掘中,旧石器时代遗址的遗迹都较少,除墓葬以外,可能就只有火塘和活动面了。招果洞遗址发现的火塘有 51 处,是目前旧石器时代遗址里发现火塘数量最多的。第一期晚段到第三期之间最为密集,不少火塘由多个烧结面层层叠压,反映了狩猎采集者对于空间利用的长期偏好。火塘的分布和气候冷暖的变化具有高度耦合性,这为研究人类行为如何适应环境提供了重要材料。利用软件对火塘的三维位置进行复原,把遗迹的位置与遗物的位置进行重叠,从而为研究当时人类如何利用火塘,在火塘的何部位进行活动,主要从事何种活动,是打制石器还是磨制骨器,或是切割动物肉类等等提供重要证据。
火塘
在遗址第二期发现了多层石铺活动面。石铺活动面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遗迹,可见当时的人类已经知道如何去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让自己的生活更舒适。活动面由尺寸较为均匀的石灰岩角砾铺成,类似今天家里铺的地板砖,活动面表面散步有动物骨骼、石制品和骨角器等遗物。铺设后再进行垫土,垫土提高了渗水性、干燥性,保温性。
石铺活动面
出土石制品数量丰富,总数超过10万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片)、废片等。出土器物,包括石器、加工时期的碎屑,每一件都有三维坐标,这一工作工作量巨大,操作繁复,这也是招果洞遗址发掘时间5年发掘面积才70余平米,8米深的原因。把地下遗址用现代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搬到了电脑里。石器工业的整体面貌属于贵州广泛分布的小型石片石器,从早到晚的变化不是太明显,工具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以各类刮削器为大宗。
石器
人类的工具反映人类的行为习惯,是考古学文化的重要因素。招果洞遗址的石器工具否定两层论,支持人类从早到晚连续的演化。招果洞遗址从早到晚的石器工具还是以小石片工具为主,这种小石片工具在贵州20万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直延续到商周时期,原料是燧石,当地叫打火石,是硅质含量较高的一类石头。为何选择此类石头为加工工具,因为这是当时人类能直接从自然界采集到的最坚硬的东西。他们居住的洞穴的石灰岩硬度都没有燧石高,燧石的匀质性等特性也比较适合加工工具。加工石器的原料主要为燧石,另有硅质岩、玉髓、灰岩、水晶等。早期燧石比例均在68%以上,自第二期开始下降,其它石料的比例开始增加。
在加工技术上,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石器加工上,旧石器时代有很多打击方法,锤击法、砸击法、压制技术,压制出细石页,用于复合工具,镶嵌于骨柄等上用作刃部。招果洞遗址的剥片、修理技术多为硬锤直接打击,台面修理较为普遍。针对小型岩块原料,还采用砸击法剥制石片。没有发现石叶制品和细石叶制品。
石器剥片修理技术
发掘时在早于1万年的地层中发现数件磨制石器。最早的一件出自第一期晚段,年代早于距今1.2万年,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磨制石器之一,原料为河滩砾石,不仅通体磨光,使用痕迹非常明显,刃部还残留有赭石粉末。赭石是一种红色矿物原料,多地古老居民及现代一些狩猎采集民族均用赭石进行染色。该件磨制石器的功用很可能与晚期用于木器加工有关的磨制石器是完全不同的。且从该件磨制石器的石质来说亦不适于加工木质工具,而很可能与赭石的加工有关,这对探讨磨制石器起源、功用和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象征性行为提供了重要信息。
磨制石器
招果洞遗址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针铁矿石。针铁矿石是自然矿石,是一种晶簇状的含铁矿物,晶簇像刺猬一样由中心向四周发散。针铁矿石直径2~3公分,较一般岩石重,它用于何处,有何作用,目前不清楚。通过查阅民族志材料和请教相关专家,发现其与一种狩猎工具——现代飞石索所用的弹丸相似。飞石索把弹丸包裹于一块皮囊,甩起来利用离心力进行加速,达到精准打击目标的目的。飞石索经过长期训练可达到较高精度。针铁矿很可能为狩猎工具,用来打击鸟类或小型哺乳动物,这只是一种推测。很多人类体育活动都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活动,如链球、标枪,最早用于狩猎,后来用于军事,现在成为一种体育运动,跨越几万年,何其相似。
针铁矿石
民族志和现代的飞石索
出土大量加工精美的磨制骨角器是招果洞遗址的一大亮点。出土了306件骨器,其中文化层出土253件,扰坑/采集53件。这是目前统计的数量,有的还在甄别当中。最早的磨制骨器从一期早段开始出现,距今约4万年,从一期晚段(距今1.7万年)开始,磨制骨角器数量剧增。这是中国最早的磨制骨器,也是中国最早的磨制技术的证据。招果洞遗址发现之前,最早的磨制骨器在贵州桐梓的马鞍山遗址,磨制技术作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技术革新,出现在比较落后的贵州山地。个人观点认为很可能是当时的穴居居民住在洞穴,有洞穴为其遮风挡雨让他们可以思考更多的东西,以狩猎经济为主的生业形态可以获取非常多的动物骨骼作为原料,经年累月后琢磨出磨制技术。骨角器器型有骨铲和骨锥两类,以铲为主,锥次之。骨锥、骨铲、角铲使用痕迹和加工痕迹非常明显,多数骨铲仅加工一端,少数铲的两端皆被加工成刃口为双头铲。原料基本为哺乳动物肢骨。不少骨角器火烧痕迹明显,关于何时被烧更倾向于是在加工过程中,被烧制是加工骨器的步骤,燃烧使得部分有机物流失掉,便于后期磨制加工。骨角器使用部位集中于刃部,刃口光滑圆润,加工使用痕迹明显,通过微痕分析大致能复原骨器制坯、更新、改制等不同的工序阶段,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骨器技术起源与变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有的骨器断裂后进行二次加工成为全新的骨器。其中一件骨铲刃缘里有一根鱼刺,是否刮鱼鳞所用不得而知,一器多用可能普遍存在。不少骨铲都有装柄痕迹。类似的证据曾在贵州马鞍山、东南亚一些早期骨器上见到。但这些磨制骨器是用来干什么,现在无法准确回答这一问题,只能根据已有材料进行推测。20世纪20年代,澳大利亚土著民族还在使用骨器,用骨铲把木头掏成木槽作为盛放容器。
磨制骨角器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现在都还在使用的一种器物——陶器在10000~9000年左右已经被招果洞遗址的居民发明出来了。在第1~5层发现了一些陶片。其中第5层的陶片具有典型的早期陶器的特征,陶片较厚、火候不高、素面,该层测年在10000~9000年左右,接近甑皮岩遗址第一期陶器的年代。在这一地区发现早期陶器涉及重大的学术问题,所以非常审慎,目前还在进行进一步甄别,看看其层位、年代是否有问题。出土的其他陶片年代较晚,整体而言招果洞遗址出土陶片不多,这与他们的生业方式以狩猎采集为主有关,不太需要陶器。陶器主要为盛放细碎的食材,常伴随农业产生就是因为农业的种子多需要容器盛放,加水进行烹煮,是与人们的生计方式相适应的。陶器出现于南方,在广西主要用于煮螺蛳壳,在北方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用于煮农作物,而贵州以狩猎采集为主,对陶器的需求不是很明显。
陶片
招果洞遗址内的植物遗存主要有以下几类:野果果实、树籽、坚果果壳。坚果果壳数量较大,从早到晚的地层里都有,这充分证明当时除狩猎以外,采集经济在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通过浮选,目前识别出的植物遗存包括农作物、水果、树种/果实、杂草等四大类。
招果洞遗址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发现了多个动物肢骨碎片和鹿角集中分布的骨堆,骨堆里的骨头稍作加工就可以变为骨器,骨堆可能为骨器加工废料堆积。在一期晚段,发现了一堆鱼骨,密集分布在圆形区域内,分布范围非常明确,分布界线非常清晰,如此细碎的骨头若无容器盛放是不可能如此规则分布的,推测当初应该有容器盛装,但并未发现陶器痕迹,推测存在有机物容器的可能性,如动物肚脏、阔叶树木的树叶、粗大竹子等作为容器。发掘过程中把这些骨堆进行套箱提取,若分析检测出真有有机容器存在那将是考古学上的重要发现。
骨堆
招果洞遗址发现的动物遗存主要以哺乳动物为主。出土的动物骨骼已鉴定出超过25个种,以鹿类最多。从一期晚段以来,出土的大量鱼类骨骼,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广谱性渔猎经济的有力证据。通过对鱼类骨骼进行鉴定,最多的一种鱼是现在人们还在食用的清波鱼。
鱼骨
环境重建是现在考古发掘中必须要做的工作,特别是年代跨度如此之大的洞穴遗址,环境考古、环境重建关系到对人类行为、出土遗物的解释。以前对遗址环境的重建主要通过沉积物,即对采集的土壤进行分析。招果洞遗址因其洞较深,洞穴内部有石笋发育,石笋与人类活动时间有一部分是重合的,石笋的沉积能反映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所以招果洞遗址的环境重建工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环境考古工作采用了石笋的气候记录和堆积物的气候记录进行比对,结果高度吻合,地化和粒度指标具有较高相关性,可分辨出5个阶段,且重要气候事件,如YD(新仙女木事件),都有明显的响应。文化分期与古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石笋上的黑色条带,显微观察发现石笋纹层内含有许多木炭碎屑,推测为古人类在洞穴中的用火纪录,与地层堆积中反映的人类用火强度高度吻合。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用火使得洞穴笼罩在烟雾中,浓烟中的炭粒附着在发育的石笋上,这为研究寒冷时期人类的适应性策略提供了重要材料。
石笋样品
四、学术意义
1.招果洞遗址是距今45~10千年连续的地层堆积遗址,覆盖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早期,是西南地区标尺性遗址。
2.地层堆积厚达8米,洞穴沉积营力与人为活动共同塑造罕见的考古剖面。
3.早期墓葬的发现否定了南中国现代人两层论假说,强调本地现代人的连续性,且首次明确左利手现象。
4.数量巨大、工艺精美的磨制骨器揭示了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技术革新。
5.动植物遗存数量大、种类丰富,是广谱革命的典型案例。随着人口增长,狩猎技术的进步、动物种群数量的减少,仅狩猎哺乳动物已无法维持族群的生计,就需要把以前未纳入食谱的动植物资源放入食谱,如鱼类、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
6.万年左右的磨制石器、陶片为中国南方新旧石器过渡提供了新材料。
7.延续4万年之久的小石片工具传统为东亚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技术多样性增加了新证据。
8.环境研究揭示出对LGM(末次冰盛期)和YD(新仙女木事件)的地方响应以及人类行为的独特变化。如寒冷期用火的加强。
在此,感谢国家文物局和学界同仁对贵州考古的关心支持!
五、保护与利用
如何对招果洞遗址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利用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否能建成喀斯特洞穴遗址公园或招果洞遗址公园,发掘团队做了很多设想。在公众的认知里,洞穴遗址全是石头、骨头,观赏性较低。但如果洞穴遗址保护利用得当也是有很多故事可讲的,而且这些故事是关系到人类这一种族的迁徙、演化、技术革新的。关于洞穴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福建万寿岩遗址博物馆。招果洞遗址无论年代还是堆积均不逊色于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成桂林市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万年智慧”的历史文化名片,是桂林厚重文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保护利用方面招果洞遗址有很多可以借鉴和挖掘的。
保护利用设想
此前对招果洞遗址做了一些保护和利用的尝试,如考古体验、打造研学基地、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夏令营、小小记者团等。考古体验涉及两个层次:考古工作和流程的体验、古代手工技艺的复原和体验。打造研学基地包括举办公共考古活动,与研学机构合作等,公众报名踊跃,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早已不满足单纯地从课堂上获取知识。集体走出校园,深入了解各行业的真实面貌,既可以获取新知,又可以锻炼诸如协作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研学已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而考古体验,无疑是众多研学项目中,最具吸引力的选择之一。而在为那些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们解答天马行空的问题的同时,有时也能获得科研的灵感。
谢谢大家,汇报完毕。
交流
1.问:感谢您的分享,贵州省内有很多洞穴遗址,您介绍说招果洞遗址是最早的遗址,招果洞遗址距牛坡洞遗址不远,二者是否有一定的关系?招果洞遗址对贵州的洞穴遗址是否都有一定的影响?
答:首先要更正一下,招果洞遗址不是贵州最早的洞穴遗址。贵州最早的洞穴遗址是盘县大洞遗址,大概距今20多万年。招果洞遗址的重点是堆积的连续性,遗迹非常丰富,而且与现代人的出现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是现代人最早的遗址。盘县大洞和黔西观音洞是早期智人、早期现代人的遗存。牛坡洞的文化堆积最早距今1.5万年,一直延续到整个全新世,直到历史时期,它主体的堆积大概是距今1万年以来的堆积。招果洞遗址是从距今4.5万年延续到历史时期,但它主体的堆积是旧石器晚期的堆积。招果洞遗址的上层从二期比较晚第三期开始和牛坡洞遗址的堆积应该是有共时性的,但全新世的堆积而言牛坡洞遗址要好一些、厚一些,这两个遗址是相互弥补的关系,招果洞遗址年代比较早,可以更多的探讨现代人的起源、骨器的起源、磨制石器的起源等。两个遗址各有千秋、相互弥补,共同构建了西南地区文化发展的标尺。
2. 问:想问您三个心情,您第一次参加野外考古的心情?第一次带队,发现招果洞遗址的心情?若将来招果洞遗址的史料足以推翻现有史料时的心情?
答:三个心情,三个问题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激动”。第一次参与发掘是2004年参加的杨官寨遗址的发掘,这是一个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时期的遗址。考古实行领队负责制,负责队员的安全,工地的协调,非常复杂,所以第一次带队调查也是心情复杂而激动。招果洞遗址的几个第一,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历史,磨制石器、磨制骨器提早了出现的时间,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确实心情都很激动。
3. 问:发现数量众多的骨角制品,它们的形制也基本一致,在遗址内有没有发现骨器加工剩余的骨料,或者有可能涉及骨制品加工制作的石器、工具,有没有发现作坊性质的遗迹或遗物?
答:和骨器加工有关的遗迹目前发现有骨堆,还有骨器上残留有石器刮削器的痕迹,目前没有形状和骨器接近的毛坯,还没有仔细甄别半成品是否存在,或进行到哪一步,这也是下一步需要深入做的工作。
4. 问:招果洞的规模有多大?能同时容纳多少人?两个墓葬的位置在洞内还是洞外?只发现两座墓葬吗?
答:从岩厦到洞厅有200平方米,能容纳多少人不能简单根据面积推测,还要根据当时人群的组织结构,进行一些聚落的分析才能推测,根据目前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现在无法准确回答。个人推测可能能容纳10来个人,再多就可能会拥挤。墓葬分布在洞穴里岩厦靠近岩壁的位置。这一时期的墓葬,包括牛坡洞的墓葬,如果穿洞的那个也是墓葬的话,说明都喜欢把人埋葬在靠近岩壁的位置。葬式是屈肢葬,墓葬年代距今1.1~1万年,比它更早也有。但是人类在西南的墓葬基本不会超过2万年,在超过2万年的地层里好像也有遗址发现了人骨的情况,但是人骨不是以墓葬的形式存在,而是散碎的分布在地层里。
5. 问:招果洞遗址公园的设立更多面对的是非考古专业普通观众,招果洞遗址的发现对普通人有何意义?
答:招果洞遗址使得普通人周末节假日多了一个好去处。多带青少年参观人文类的景点对他们价值观、知识结构等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建立遗址公园等那只是一个构想,我们只能尽力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6. 问:招果洞遗址发现了1万年左右的陶片,牛坡洞好像要稍早一些,招果洞遗址发现的陶片中有没有可辩器型?陶器来源是本地产的还是外来的?
答:陶器应该是本地产的。牛坡洞遗址没有发现早期的陶器,招果洞遗址晚期的陶器与牛坡洞遗址四期的陶器比较接近,年代初步认为不超过5000年,发现的早期陶片较小,无法辨认器型。
7. 问:招果洞遗址作为新旧石器过渡时期的重要材料,具体有哪些表现?与牛坡洞遗址是否为同一族群的不同遗址?探究针铁矿石功能时具体如何使用民族志的材料进行类比?作为全国最早出现磨制石器、骨器的遗址,其产生的内在动力是什么?为什么赭石的加工会用到磨制石器?
答:每一个地区旧新过渡的模式和时间是不一的。北方、长江中下游都理得相对比较清楚,加之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相互衔接得比较清楚,贵州在这一块的研究确实比较不足,只知道旧石器那段延续到很晚,但是它在延续的过程中是否有创新性技术的革新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目前不是很清楚。通过对招果洞遗址的初步研究得出的初步认识,它在过渡阶段的生计方式上还是以狩猎采集为主,在技术革新上可能出现了早期陶器,但是数量不多。人群上从早到晚未发生人群的迁徙和变更。石器技术上磨制石器出现但不多,以打制石器为主。在遗址发现农作物,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稻米,甚至是更晚期的稻米。
与牛坡洞遗址肯定是一个族群,但现无法确定是否对洞穴存在季节性利用。
用民族志材料只能提供一个线索和思路,用类比的方法去做功用的判定问题是非常大的,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能更多的需要后期通过实验考古、微痕观察等结合起来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比较靠谱的结论。
内在动因需要综合研究,个人的初步认识,当时很可能除了穴居人以外同时期的人的流动性是较大的,需要创造一些和流动性的生活方式相配套的石器组合。但是生活在洞穴里的人虽然也是狩猎采集,开始对鱼类等水生资源进行大规模利用以后,其狩猎采集的迁徙性究竟如何不好下结论,但应该没有其他地区旷野时期的居民迁徙性大,可能为一种半定居的状态,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遗址的堆积也支持这一判断。对水生资源利用以后,距今1.7万年开始,整个洞内的堆积是非常连续的火塘反复堆烧,层层叠叠,这很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动因。
磨制石器为什么和赭石的加工有关,首先在于它的刃部沾有赭石粉末。其次,赭石的使用需要加工,要先研磨成粉末才能使用,不能直接用赭石进行涂色。磨制石器光滑的器身是否跟赭石的研磨有关也是还在思考的问题。
总结
李甫副馆长:感谢张兴龙副所长专业而精彩的分享。最后,请大家继续关注第50期贵博讲坛。
(杨菊根据录音整理,已经主讲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