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作者:侯美辰 阅读:1403次 发布时间:2024-12-1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11月27日—29日,贵州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将《万桥飞架》图片巡展带进铜仁市德江县第三高级中学。
11月28日上午,在德江县第三高级中学的阶梯教室,举行了《万桥飞架》图片巡展的开幕仪式。在开幕仪式上,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向青为在场的全体师生介绍了本次巡展的目的。她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学校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一直以来都希望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更好地履行社会教育职责。”向馆长还指出:“贵州作为‘桥梁博物馆’,本次巡展的主题围绕‘桥梁’展开,以图片为窗,以桥为媒,向同学们普及桥梁科普知识,向大家宣传新时代贵州桥梁建设者们的匠人精神。也希望同学们可以用心感受贵州的‘桥梁之美’和‘千年之变’”。
仪式结束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分批次参观展览。展览纵向上介绍了秦汉以来2000多年的贵州桥梁史、道路交通史,横向上对横跨在黔山秀水上的一座座高桥进行诠释;从“秦开五尺、汉通南夷”到新时代贵州桥梁建设、从“古有奢香一诺通九驿”到如今贵州的“当代愚公”。在30分钟的讲解中,同学们仿佛穿梭于贵州的桥梁建设史,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听完讲解后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贵州的大山这么多,桥梁建设者们太不容易了!”“贵州桥梁原来获得了这么多奖项,咱们贵州真是太厉害了!”在参观结束后,很多同学意犹未尽,学校领导和老师也收获颇丰,他们希望博物馆类似的展览能够多去到校园里,拓展学生知识面,打开他们的眼界。本次《万桥飞架》图片巡展共讲解12场,辐射师生一千余名。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如何传承好、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是博物馆人的使命所在。走进博物馆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可能是“日常”,但对于乡村里的孩子来说,却没那么“容易”。未来,我们会通过策划更多适合青少年的展览、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历史文化魅力,同时也会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打造量身定做的博物馆课程,让更多乡村里的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