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时间:2018年5月18日-7月20日
展出地点:贵州省博物馆负一楼6号临展厅
展出时间:2018年5月18日-7月20日
展出地点:贵州省博物馆负一楼6号临展厅
主办单位:贵州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协办单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义市博物馆/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遵义杨粲墓博物馆
文旅协作:传奇文化(贵州)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5月18日,贵州省博物馆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逝去的风韵——西夏与播州文物展》即将开展。该展览将展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精选的西夏文物共计95件/套藏品,播州文物46件/套藏品,展品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向观众展现西北、西南两种文化形态,在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共性的同时,又能领略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
西北的西夏王国和西南杨氏统领的播州都处于中原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在文化特征和时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均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湮灭。建国以来,随着西夏及播州两地遗址和文物的不断发现,独具魅力的西夏文化和播州风韵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清晰起来。方正繁缛的西夏文字、美轮美奂的工艺制品、气势恢宏的佛教建筑、精湛超群的石雕技艺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绵长追忆,又是对中华大家庭文化底蕴的有力诠释。
在展出的西夏文化单元中,西夏文字令人瞩目。西夏文字是在借鉴了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汉字的基础上,在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倡导下,由大臣野利仁荣主持创制完成,共6000多字。西夏文字结构方正繁缛,撇捺等斜笔较多,左右平衡,格局周正,形似方块,有比较完整的构成体系和规律。在整个西夏时期,从未间断过使用,即使其灭亡后,仍在一定范围内延续使用至明朝中期。
党项族不仅借鉴汉字而创制西夏文字,还在吸收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农业、手工业,西夏工艺以及建筑技艺也由此得到提高并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格。西夏工艺尤以西夏瓷器、金属制品和佛教艺术最为代表。西夏瓷器以黑、白、褐色釉为主,其装饰多采用点彩、捏塑、剔刻花等工艺。纹饰题材以牡丹、菊花、莲花等花卉为多。比较典型的器物有扁壶、高足碗、白瓷豆等。西夏瓷器器型和纹饰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西夏的金属铸造业也十分发达,能制造精良的武器、农具及工艺精湛的金银器。西夏统治者推行佛教,从星罗棋布的佛塔寺庙,到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榆林窟中的西夏时期洞窟和黑水城遗址,无处不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佛教艺术。西夏陵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汉唐建筑的传统与技艺,也注入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内涵,形成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西夏建筑风格。西夏陶瓷器,金属制品及佛教艺术和建筑技艺,都蕴涵着北方游牧民族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播州亦然,工艺既受汉文化影响以汉文化为主导,又保留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元素。播州工艺的代表以随葬器物和墓葬石雕为代表。播州墓葬多以石室墓为主,墓葬饰以精美的雕刻,尤以遵义桑木垭皇坟嘴杨粲墓最为典型。其墓室的野鹿衔枝石刻、妇人启门石刻、武士石刻造型优美、艺术水平高超。此次精选展出的141件/套展品,均为西夏和播州的精品文物,代表了西夏和播州绚烂独特的历史。这些精雕细琢、底蕴深厚的文化瑰宝仅仅是西夏文明和播州风韵的“冰山一角”,更多的秘密和精彩,期待您的在展厅中一眼千年,纵览南北,开启一次不同寻常的历史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