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时间:2023年11月8日-2024年2月18日
展出地点:贵州省博物馆一楼4号临展厅
展览时间 2023年11月8日-2024年2月18日
展览地点 贵州省博物馆一楼4号临展厅
指导单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 贵州省博物馆
贵州日报报刊社文旅新闻部
协办单位 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
贵阳孔学堂
支持单位 贵州省美术和雕塑研究院
贵州京剧院
贵阳学院
贵州龙场王阳明研究院
策 展 人 李琬祎 赵相康
专业顾问 李 飞 黄 蔚
展览·背景
五百年前,王阳明被贬谪居贵州。在贵州期间,王阳明“龙场悟道”让“心学”成为中国儒学一大高峰;创龙冈书院,开贵州书院讲学之风;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王阳明一生留下的六百多首诗,有六分之一作于贵州;他入选《古文观止》的三篇文章中,有《瘗旅文》和《象祠记》两篇作于贵州。贵州因此被称为“王学圣地”。日前,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被贵州列为“四大文化工程”大力实施。
展览·内容
本次展览通过展示当代名家创作的阳明文化相关书画雕塑作品,辅以不同时期阳明文化遗迹的拓片、阳明漫画作品,并根据王阳明在贵州的活动轨迹和主要经历,结合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新闻出版局、贵州省版权局发布的“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IP创作的手绘长图,串联起一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事件,让人在真山真水的实景图片间感受王阳明悟道传道的心路历程,探寻多彩贵州这片土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历史脉络。
展览·形式
展览通过拓片藏品、名家书画、雕塑、漫画、手绘长图、图文、多媒体、互动装置、景观搭建等展陈方式,以大众看得懂、听得进、愿意看的形式,生动展现王阳明贬谪贵州期间的所思所想所悟,深刻诠释王阳明短暂辉煌的悟道时刻。
展览·意义
阳明心学诞生在贵州,有历史的必然性,是贵州自然和文化财富的宝贵结晶。龙场困顿三年,促使王阳明潜心悟道开创出新的东西;优美的自然环境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修身养性,纯心悟道;黔民淳朴善良、民风古朴的“良知”,与熟读孔孟之书的满朝文武“勾心斗角”形成鲜明对比,悟出“良知”不在书本上,而在人们心中。
阳明先生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贵州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的语境下,我们举办这次展览反映了阳明先生在贵州的生活行迹、思想理念、人生作为,既是对阳明文化大众传播的一次积极探索,又是对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的一次具体实践。
部分展品介绍
“王阳明之贵州故事”雕塑
树脂合成材料 90×150×100cm
创作年代:2022年
作者:李钢(雕塑家),现任贵州省美术和雕塑研究院院长、省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贵州省政协委员文史学习委副主任、省政府津贴专家、民盟贵州省委常委、民盟贵州美术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村超官方吉祥物总设计师。
创作思路:
阳明像的构成源于贵州大山,裳袍如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又似梯田或步步登高的阶梯。雕塑底部弧线极具升腾感,是阳明作为圣人的表达。
阳明冠帽正大,上可接天,躯干含胸拔背双目微闭,胡须垂长已化为利剑从肚脐刺入身体正破心贼。
阳明伸出的双手,一阴一阳坦荡光明。
贯穿雕像的龟裂,粗细不同若隐若现,如贵州曲折的山路,更像阳明神龙见头不见尾的思维导图。
1962年拓清贵阳阳明洞王阳明朝服大像拓片
纸本 160×241cm
贵州省博物馆 藏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名守仁,汉族,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绍兴府余姚人(今浙江余姚人)。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原碑藏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的阳明祠。祠内现存有王阳明先生朝服线刻大像,左右两壁还嵌有王阳明先生的《训士四条》和《论语四条》木刻。
《王阳明龙场悟道》油画 250cm×250cm
作者:钟飙
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 藏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王阳明被权宦刘瑾排挤,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三年,到龙场(今修文县境内),潜心修炼心学,史称“龙场悟道”。
《此心光明》行书四条屏
纸本 81cm×180cm×4
作者:戴明贤
贵阳孔学堂 藏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临终时留下的千古遗训,成为阳明心学的标志性话语,表明人内心之光,是一种智慧的修炼,一种本真的保持。
“大师王阳明•古代中国印象”国际漫画大赛 至尊大奖作品
Wilber Chavarria Centeno 绘
国籍:尼加拉瓜
贵阳孔学堂 藏
通过漫画的夸张手法,艺术家让阳明左手执鹅毛笔杆书知,右手拿放大镜观看放在象征知识的书籍上的地球仪,而在地球仪上方的孔子像表示了阳明学的师承。这幅作品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圣贤的天下观:一面自我审视,一面不忘观察世界。
“阳明·问道十二境”手绘长图之“龙场悟道”
作者:赵相康
贵州日报报刊社文旅新闻部提供
作为贵州文化的重要符号,“龙场悟道”是阳明心学的开端。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王阳明被宦官刘瑾迫害,被贬谪至贵州,一路躲避追杀,历经心理上的挣扎和路途上的艰辛,终于来到修文龙场驿。在修文,王阳明顿悟圣人之道,兴建书院、讲学传道,培养了大批门生,对贵州文化教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修文是王阳明到贵州的定居点,也是王阳明悟道之处。王阳明在龙场驿安顿不久,就搬到附近一处天然溶洞,像当年周文王那样研究《易经》,并将此洞取名“玩易窝”,写下著名的《玩易窝记》。期间,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和所学所思,日夜反省,半夜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此即“龙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