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作者:贵州省博物馆 阅读:113次 发布时间:2025-02-21
时间:2025年3月3日(星期一)14:30—17:00
地点:贵州省博物馆A区二楼学术报告厅
主讲:《光明日报》 李韵 高级编辑
主持: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 向青 副研究馆员
1. 恒安学术沙龙
恒安学术沙龙是贵州省博物馆业务骨干自发组织的读书会,不定期推出的学术交流,以追随学术前沿、营造学术氛围、培养提高学术素养为宗旨。取名“恒安学术沙龙”,以纪念我馆历史上著名学者陈恒安先生。
沙龙欢迎馆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亦或是年轻学者作为沙龙分享人。同时,欢迎沙龙参与者踊跃发言,在沙龙中畅所欲言、纵古论今,让更多中青年学者的思想碰撞火花,引领贵州省博物馆学术思潮。有一天,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名字被贵州省博物馆的后来者铭记!
2. 讲者简介
李韵,光明日报高级编辑,首席记者,在光明日报工作近30年,始终“战斗”在文化报道一线。20余年间,用一篇篇认真负责、独立思考、勇于担当的稿件,为自己在考古文博界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她经过调研思考提出的诸多观点,得到广泛认同。她率先提出的“文物保护是全民的事业”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如今已是全社会的共识。经过多年实地调研,她发现传统村落中私有产权文物建筑修缮在资金上出现“政府钱不能用、企业钱不敢用、自己钱不够用”的尴尬局面。稿件刊发后,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2016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专门就此问题提出要求。2018年8月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更是对此明确肯定。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已是文物建筑保护的重要方式。她先后有多篇稿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
3. 内容提要
考古文博圈因自身的专业性过强、长期处于小众关注状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大众对考古文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考古文博传播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深奥、枯燥的文博知识,转化成公众能够看懂、愿意去看的内容?
李韵老师结合自己近30年的媒体从业经验,根据考古文博的专业特点,归纳出了一系列考古文博传播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并给予操作层面的建议。
4. 温馨提示
(1)贵阳市内可乘坐29路、48路、58路、60路、208路、218路、263路、269路、283路、280路、290路、321路、702路等公交车到达国际会议中心北站下车。或乘坐贵阳地铁1号线到达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站下车。
(2)为保持讲座现场的良好秩序,请将手机调为静音,请勿带食物进入,请保持衣冠整洁。
(3)本讲座通过贵州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报名,限定观众40名,先报先得。
报名方式:
(1)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2)进入公众号如图所示报名即可
(3)提交报名后,生成二维码即视为报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