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作者:贵州省博物馆 阅读:732次 发布时间:2025-05-16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培育大国工匠,加快推进我省文物人才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我省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水平,5月6日至12日,由贵州省文物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主办,省博物馆承办,以“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金属、陶瓷专项)”在贵阳举行。金属文物修复师和陶瓷文物修复师两个专项评比,开启了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和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华山论剑”。
本次选拔设有理论培训、实操培训、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等多个阶段,旨在通过理论、实践、考核相贯通的创新方式,全方位培养金属文物修复师和陶瓷文物修复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以此推动贵州省文物保护修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赛事启动 有序进行
选拔赛启动仪式由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李甫主持,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副院长、研究馆员马立治,故宫博物院文保修复部陶瓷文物修复组负责人、副研究馆员纪东歌,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邓婕,省博物馆党委书记李强,省博物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馆长向青出席赛事启动仪式。举办本次选拔赛旨在以赛代训,全面提升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与能力,达到发现人才、提升技能的目的,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精通、勇于求实创新的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切实将贵州省的文物资源保护好、研究好、管理好、运用好。
传承匠心 守护根脉
来自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的郭洁,作为参赛代表发言,呼吁所有参赛选手珍惜同窗情谊,在学习中交流经验、分享见解、共同进步,让文物修复的技艺薪火相传。她说“文物修复,是一门技术,它不仅要靠科技更要靠技艺,它是对破损文物的拯救,更是对历史、文化与匠心的传承,期待在文物修复的道路上与参赛选手携手同行,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一次操作,让文物修复的技艺薪火相传。”
以比促训 提升技能
为提升文物修复师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赛事组邀请了马立治(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吕团结(故宫博物院文保修复部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传承人)担任金属文物修复师专项评比理论培训授课教师和实操培训授课教师,邀请了纪东歌(故宫博物院文保修复部陶瓷文物修复组负责人、副研究馆员)、吕淑玲(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担任陶瓷文物修复师专项评比理论培训授课教师和实操培训授课教师。通过1天的理论培训和2.5天的实操培训,不断提升参赛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守护文化瑰宝,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同台竞技 淬炼实力
选拔赛竞技环节包含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两个环节,旨在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全方位检验文物修复师的专业素养。大赛现场,汇聚了一批具有深厚专业造诣与丰富实践经验的裁判团队,其中,金属文物修复师专项评比裁判团队由潘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首席文保师、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家组首席专家)、吕团结(故宫博物院文保修复部研究馆员)、杜安(河南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文物局金属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河南博物院)主任)组成;陶瓷文物修复师专项评比裁判团队由李奇(湖北省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陶瓷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吕淑玲(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孜江(科技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专家库专家、四川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研究馆员)组成。
赛场上,各位参赛选手以精湛技艺和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件待修复品,金属文物修复师专心致志清理青铜器表面硬结物、认真翻模补配,陶瓷修复师以微米级精度拼接残片…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凝聚着参赛选手对文物保护修复的赤诚之心,全面展现文物行业“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裁判团队不仅关注修复成果,更注重参赛选手对传统工艺的理解与创新,从修复材料选择、工艺技法运用、历史信息留存等维度进行专业考量,以严谨的态度确保评分科学、公正,切实守护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肃性。
经过激烈角逐,在金属文物修复师专项评比的赛道上,滕昭玉荣获一等奖,杨偲斩获二等奖,张文书、郭洁获得三等奖;陶瓷文物修复师专项评比中,孔德一拔得头筹,欧阳海涛斩获二等奖,钟雅行、王英林获得三等奖。各位参赛选手用精湛技艺诠释工匠精神,在金属文物修复师和陶瓷文物修复师专项评比中展现风采,成为贵州文物保护事业的新生力量。
颁奖典礼 再启新程
5月11日,金属文物修复师专项评比和陶瓷文物修复师专项评比颁奖仪式在贵州省博物馆举行。李甫主持颁奖仪式,各位裁判员、邓婕、李强出席颁奖仪式,各位裁判员向参赛选手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邓婕指出,希望获奖选手在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全力以赴,展现贵州形象,希望全省文物修复工作者以本次大赛为契机,继续深耕文物保护修复,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精进,以匠心守护文明,以创新传承历史,努力书写贵州文物保护事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