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贵州博物馆 阅读:22次 发布时间:2025-05-23
时间: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下午14:30—17:00
地点:贵州省博物馆非遗剧场
主讲: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田剑波 副研究馆员
主持:贵州省博物馆研究部主任 简小艳 副研究馆员
1. 贵博讲坛
贵博讲坛,是贵州省博物馆推出的公开性、公众性、公益性的学术讲座。讲坛以构建常识、追随前沿、开拓眼界为宗旨,以推动研究、勃兴人文、启智励民为目标,致力于在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讲坛将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名家主讲,纵论古今、博览天下,既高举人文理想,也关注文化民生,切实履行博物馆作为贵州文博学术前沿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使命。
2. 讲者简介
田剑波,历史学博士,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和西南考古。他主持和参与了成都金沙遗址、盐源老龙头墓地、西昌高枧古城等重要考古发掘及整理工作,出版有《金沙遗址祭祀区发掘报告》《成都新一村遗址发掘报告》等著作4部,在《考古》《文物》《江汉考古》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3. 内容提要
盐源,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藏彝走廊和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重要区域。老龙头墓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润盐镇五洞桥村毛家坝。2020年至2024年由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已清理墓葬2014座,殉马坑1个;出土各类遗物7600多件(套),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金器、银器、玻璃器、石器、骨器等,其中以陶器和铜器为大宗。多样的葬俗,造型独特的枝形器、风格迥异的杖首、三轮马车、蛇蛙案、干字形杖、彩绘双耳罐等器物和独特的信仰体系构成了盐源青铜文化的特质。以老龙头墓地为代表的老龙头青铜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与族群特征,是继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之后四川青铜文化的第三大宝库。
老龙头墓地完整建构了商代末期至西汉的历史与文化脉络,确认了老龙头文化是西南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是西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墓地汇集了多元、交融的文化元素,彰显了老龙头青铜文化复合性与多样性的特征,生动阐释了西南山地与西北高地各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文化,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内涵。
盐源老龙头M1100出土铜双耳罐
盐源老龙头M826铜枝形器
4. 温馨提示
(1)贵阳市内可乘坐29、48、58、60、208、218、263、269、283、280、290、321、702等公交车到达国际会议中心北站下车。或乘坐贵阳地铁1号线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站下车。
(2)为保持讲座现场的良好秩序,请将手机调为静音,请勿带食物进入,请保持衣冠整洁。
(3)本讲座通过贵州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报名,限定观众160名,先报先得。
文字:付向宇
报名方式:
(1)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2)进入公众号如图所示报名即可
(3)提交报名后,生成二维码即视为报名成功